党员故事丨中核二二核电站钢衬里施工第一人-k8凯发集团

k8凯发集团的文化详情

当前位置:k8凯发集团的文化 > 

时间: 2021年06月21日 来源: 作者:

黄年松,男,1939年生,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进入中核二二公司,先后主要参与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江苏田湾核电工程、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和秦山一期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建设,主要参与钢结构施工工作,2010年3月正式离开工作岗位。

1994年,对于已经承建了我国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而言,钢衬里仍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新事物,如何制造,无人知晓。这一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黄年松没有退居幕后,而是主动请缨,走到工程施工最前沿,执掌起突破钢衬里技术的大旗,对他而言,这是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所在,他没有犹豫。

核电站建设成也钢衬里败也钢衬里,突破钢衬里技术这个任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担子重、困难多、考验大,年纪也大了,但因为对专业的热爱,因为喜欢干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有足够的信心,黄年松保持着一种不服输、不服老的激情和冲劲,顶住外部质疑和内部的压力,没有放弃,不断摸索经验。为了尽快填补自己在钢衬里知识上的空白和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他向书本学,向兄弟单位学,还从实践中学。时年65岁的他还戴着老花眼镜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编制施工方案。

一次,黄年松正在办公室研究钢衬里施工的技术资料,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工人急匆匆地跑到他的办公室,“不会是现场出了什么问题吧?”黄年松心里一惊,立马站了起来。“黄总,二三公司实验室说我们的试件不合格,不给我们做实验。”工人委屈地向他诉说。黄年松从工人手中接过试件一看,想发火,却又忍不住笑了出来。

原来,在衡量材料性能的冲击实验的试件加工过程中,因为当时项目部缺乏加工设备,工人用锉刀和砂纸把试件打得很亮,冲击试件上有一个很关键的缺口,直接影响到试件能不能用,工人就用锉刀锉个缺口出来,然而,由于此类实验对试件精细度要求非常高,必须用专业设备加工,人工是不可能达到标准的。在试件加工过程中,黄年松并不知情,但这种专业知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不能完全责怪工人们。因为缺乏加工设备,工人们只是好心办了坏事。这件事发生后,黄年松往车间、往现场跑得更勤了,与现场人员的交流也更多了。

在秦山核电二期钢衬里施工的过程中,面对这样大大小小的施工问题和技术问题,黄年松总是不断地思索,亲自拟定主要施工方案和程序,把问题尽可能解决在施工之前。一旦问题出现从不回避,第一个到现场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

1998年11月10日,秦山核电二期穹顶一次性整体吊装成功。四年来,面对枯燥的研究和外界的质疑,黄年松化压力为动力,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

正如黄年松所说的:“人要有一种精神,精神要和技能结合起来。失败跌倒了,你再站起来前进就是胜利。”如今,退休后的黄年松依然情系核建,2012年12月、2013年11月,他还分别参与了海南昌江核电工程和浙江三门核电工程核岛钢衬里穹顶吊装的技术指导,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网站地图